食米鎘含量研放寬 議員反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06/07 00:17

最後更新: 2017/06/07 00:17

分享:

分享:

港府33年來首次修訂規管食物重金屬含量的法例,惟建議食米鎘含量標準放寬1倍。(資料圖片)

食米含重金屬鎘可傷腎,港府逾30年來首次修訂規管食物重金屬含量的法例,卻建議將食米鎘含量標準放寬1倍。

一旦實施,曾被消委會檢獲不合格的3款內地米,變為只有一款不合格。有立法會議員表明反對有關放寬建議,有學者則表示贊同。港府消息人士相信,修訂後包括內地及歐洲等地的輸港供米量會增加。

《食物攙雜(金屬雜質含量)規例》(下稱規例)對上一次修訂是1983年,食衞局昨發出諮詢文件,建議修訂規例涵蓋的金屬由現時的7種(砷、銻、鎘、鉻、鉛、汞及錫)增至14種,加入鋇、硼、銅、錳、鎳、硒及鈾,與食品法典委員會的最高含量一致,惟只限於「天然礦泉水」及「瓶裝/包裝飲用水」,不包括其他食物。

新建議亦將取代現行「所有固體和液體食物」類別,改為就個別食物和食物組別,並採納食品法典委員會所訂的最高含量,令最高含量數目由現行的19個增至145個,當中90個較現行最高准許濃度嚴格,包括收緊食物中的鉛含量,例如現行規例中水果鉛的最高准許濃度為每公斤6毫克,將降低至每公斤0.1毫克。

不過,當局同時建議放寬食米的最高鎘含量,定於每公斤0.2毫克,較現行法例穀類最高鎘含量的0.1毫克寬鬆。政府消息人士解釋,此項修訂放寬因考慮到港人的飲食習慣,並參考歐盟、南韓、中國及新加坡就「精米」(包括日常食用白米)中的鎘所採納的最高含量。

消息人士相信,部分歐盟、南韓、中國及新加坡過往不能供港的精米,在新修訂後,供港的成功率及數量會增加。而新建議或令金屬污染物不合格樣本數目會上升,但佔檢測樣本總數的百分比不會有大差距。他又表示,新修訂不會改變超標罰則。當局昨起諮詢公眾3個月,到9月5日為止。 

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表明反對將「精米」的鎘最高含量放寬1倍,亦認為政府以擔心被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挑戰為由作解釋並不恰當,「過去本港一直按現行穀類鎘最高含量為每公斤0.1毫克為標準,亦未曾出現無米食或大型食安問題,不明為何新建議卻打開有關標準的大門。」

浸大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表示,今次修訂將本港的標準與國際接軌,其中鉛的改動明顯對市民的保障加大;至於食米鎘含量放寬,王指現行標準甚嚴謹,食米含鎘機會一般較蔬菜小,認為當局的放寬建議屬實際。

此外,消委會2013年檢測到3款內地米鎘超標,分別每公斤含0.143毫克、0.149毫克及0.223毫克的鎘,一旦標準放寬,則變為只有最後一款米超標。

【其他熱話】順豐淘寶互相封殺 馬雲曾讚王衛「我最佩服的人」

【其他熱話】大廚教蒸魚零失敗絕招 去掉魚腥味【有片】

【其他熱話】徐立之曾考不上英中 寄語學生選科勿太實際

撰文 : 陳曉瑩 經濟日報記者